正文
首页:新濠娱乐注册: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12 00:49   

  首页:新濠娱乐注册:首页快餐店里的食物,即便是低卡路里套餐,也一样属于不健康食品。但是,当我们梳妆出门、择一饭馆、约三五好友、欢乐用餐时,却不会质疑当下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同样对身体有害。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就餐与快餐主义一样有害于身体。相比于自己在家做饭,快餐食品和餐馆中的食物都富含胆固醇和反式脂肪。快餐店的食客平均每天摄入超过3.5g的反式脂肪,而在餐厅就餐的客人会再额外多摄入2.5g。这些小数据,看起来似乎不多,但却远超FDA标准。更严重的是,经常在外就餐的人比在家吃饭的人平均每天多摄入200卡路里和58mg胆固醇。这些数据时刻警醒我们!当然,这也不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大厨,每天独自在家烹饪三餐。外出与朋友聚餐会丰富我们的社交生活,从而减缓工作压力,避免心理出现问题。那么怎么平衡呢?这就要求我们外出就餐时“知己知彼”,尽量降低对身体的伤害——诀窍在于知道如何点餐,了解真正导致食物变坏的根源。在此,小编盘点了餐馆食物中含有的超标物质。1、高脂肪“包埋”去超市,你可能会选择一块瘦牛肉做汉堡。理想情况下,你可以得到有95%的瘦牛肉汉堡,仅仅含有2g饱和脂肪。但是,大多数厨师相比于健康会更优先考虑味道,高脂肪是提高味感的简单方法。餐馆的汉堡可能含有超30%的脂肪,甚至更多。这就意味着,在两层含糖面包中间夹杂了少量的蛋白质和大量的卡路里。2、油脂“洗礼”你是否知道你所钟爱的快餐食物曾在冒着油泡的锅里翻滚过?这几乎不言自明。但是即使你的快餐没有在混有高脂肪和热量的锅里“洗礼”,它们也可能是用融化的黄油(而不是健康的橄榄油或者椰子油)烹调而成。3、酱汁“浇头”通常,充满粘稠厚重奶油酱的食物更容易得到亲睐。在家里,你仅仅使用足以让食物充满香草味的调料烹饪食材。但是对于饭店而言,加入酱料却是件常事。虽美味,却暗藏危险。麦当劳的色拉酱总共含有110卡路里和12g脂肪。餐厅制作的蒜泥蛋黄酱听起来更像是一个健康的选择,但是两种酱料一样危险,不能被称之为美食。4、盐、糖“超重”糖隐藏在很多调味品中,例如意大利面酱、烧烤酱和番茄酱。麦当劳的色拉酱含410mg的钠和6g的糖。干果,常作为沙拉浇头,包含超标的糖,但是这种甜度并没有抑制食欲。糖和盐还会潜藏在富含碳水复合物的面包里。这些小调味品,经常被加在大厨完成的饭菜里,以增进口味。最终却导致糖和盐的超标。小编提醒:外出就餐食物虽美味,切不可经常化。点菜时做到:荤素搭配、色彩搭配以及烹饪模式搭配。

  连日来,一则消息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一名12岁女童,因为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而患上癌症。因为塑料瓶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质制成,含有化学物质双酚A,使用一次是安全的,但反复多次使用10个月后,就会释放出致癌物。今年3月,欧洲食品安全局召开欧盟成员国专家关于双酚A的高峰论坛。与会专家指出,在过去10年中,许多研究都表明长期接触双酚A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包括与出生缺陷、癌症和早熟等一系列健康问题都存在着潜在的关系,并呼吁禁止在食品容器中添加双酚A。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双酚A是添加在聚碳酸酯材料制作的矿泉水瓶、太空杯、餐具、水壶和婴儿奶瓶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可以让塑料产品变得无色透明、耐用、防摔。双酚A是全球产量最高的化学物质之一,每年生产220多万吨,90%的欧洲人和美国人体内可检测到它的残留。很多研究机构已通过实验证明,人若长期使用含有双酚A的食品容器,有可能导致前列腺癌、乳腺癌、糖尿病及心脏、肝脏等器官的病变。双酚A这种化学物质可能会溶解成液体,并融入容器中的食物和水中,造成人类健康隐患。2006年,美国卫生机构在一次全国营养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的尿液中含有较高含量的双酚A,它们大部分来自塑料制品。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一项有关双酚A的最新研究结论显示,即便少量的双酚A也会对动物造成伤害。实验中,接触到双酚A的老鼠身上出现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发病征兆。而这项研究结论是在长达18个月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约500个实验室的动物实验报告得出的。董金狮教授分析说,双酚A对人体的危害就像吸烟一样,是长期积累产生的必然结果。过去人们忽视了它的危害,是因为科学家仅进行过动物实验,动物能不能等同于人体存在很大争议。这种化学物质非常稳定,一旦被人体摄入,很难分解,会遗传给后代,而且可能发生变异,产生新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于不同个体来说,它的影响也不一样,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到它的危害。2009年7月30日,美国众议院通过食品安全加强法案,规定如果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2009年12月31日之前,不能提出确切证据证明食品和饮料包装中的双酚A不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美国将禁止在食品包装和容器中使用双酚A。迄今,美国已有7个州通过禁止在食品包装或容器中使用双酚A的法案,只是在食品包装或容器的类别上存在差异。欧盟各国已逐渐在食品包装和容器中禁止使用双酚A,加拿大已经禁止生产含有双酚A的塑料奶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矿泉水、可口可乐、雪碧、果汁饮料等各种塑料瓶外形美观、携带方便、坚固耐用,很多家庭经常利用这些塑料瓶盛散装食用油、酱油、醋、芝麻酱、味精等食品,有些人经常使用塑料杯盛滚烫的开水,有些人外出时习惯使用塑料瓶盛热水,还有些人习惯使用塑料瓶存放芝麻、红豆、绿豆等杂粮。“由于在现实生活无法避免使用含有双酚A的食品包装,但应尽量降低使用频率。”董金狮表示,人们应尽量少使用位于容器底部回收标志为数字“1”和“7”的塑料容器,包括矿泉水瓶、可乐瓶、雪碧瓶、太空杯、奶瓶等产品,因为这些食品容器大多含有双酚A。长期反复使用塑料容器,即使没有加热,但有毒有害物质还是有可能析出,溶入到存放的食品中。塑料制品最好一次性使用,尤其应避免使用这类容器给食品和饮料加热。居民家庭存放食用油、调味品等食品,最好选用陶瓷、玻璃容器。人们喝水最好选用瓷杯或玻璃杯。

  近年来,空气炸锅成为了厨房的新晋网红,对于厨房小白来说,“万物皆可炸”的空气炸锅实属神器。但是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说,用空气炸锅烹饪时会产生一种叫丙烯酰胺的致癌物!这是真的吗?我们还能安心使用空气炸锅吗?那么丙烯酰胺来自哪里?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在温度达到120℃时,就会开始产生一些丙烯酰胺,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到180℃,丙烯酰胺大量产生,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不断增加。也就是说,即使不用空气炸锅,用传统的油炸方式同样也会产生丙烯酰胺。其实,我国居民的丙烯酰胺日摄入量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与我国传统的食品加工工艺和饮食习惯有关。在我国,水煮和清蒸的食物占了很大比例,相较于那些热衷于烧烤、油炸等烹饪方式的国家,我们从膳食中摄入丙烯酰胺的风险较小。另一方面来自空气炸锅用纸——硅油纸。方便清理锅底食物残渣和油渍的空气炸锅用纸——硅油纸,每次用一张,用完即扔,方便好用,广受欢迎。硅油纸具有三层构造,第一层是底纸,第二层是淋膜,第三层是硅油。底纸的材质,硅油的级别,特别是淋膜的质量都影响着食品安全。某些质量差的硅油纸,可能有荧光增白剂、重金属残留等有害物质,在经高温加热后,会释放甲醛、氯丙醇,危害人体健康。合格硅油纸应符合GB 4806.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丙烯酰胺可能致癌?需要重视,但不必恐慌人们在正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丙烯酰胺水平很低,丙烯酰胺人体中毒数据多来自生成该化合物的工厂人员,他们长期接触暴露后,可能会四肢麻木,手足多汗,头晕头痛,累及小脑时还会出现步履蹒跚,四肢震颤等症状。目前,丙烯酰胺的神经毒性有人体流行病学数据,而致癌风险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较为缺乏,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也尚不明确。近年来关于丙烯酰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去年59款咖啡全部检查出丙烯酰胺。但依据煮咖啡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为13 μg/kg进行换算,也就是需要每天喝12 kg的咖啡,才会喝到致癌剂量。我们每天线 kg的咖啡吗?答案显而易见。离开剂量说毒性都是“耍流氓”,说致癌性也是一样。但适当控制一下有害物的摄入量总是没错的!相关检测标准解读现性国家标准中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为:GB 5009.20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该标准2014年实施,适用于热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第一法:稳定同位素稀释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第二法:稳定同位素稀释的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标准下载:GB 5009.20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pdf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无糖饮食中常用的代糖——阿斯巴甜被正式列为2B类致癌物阿斯巴甜究竟是什么?自20世纪80年代起,阿斯巴甜就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工业,作为一种人造甜味剂,它的甜度大约是糖的200倍,且1克阿斯巴甜仅产生约4卡路里的热量。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限制糖类摄入后,阿斯巴甜更是以“代糖”的身份广泛出现在消费市场,市面上常见零度可乐、无糖饮料、糖果、调制酒、酸奶、蛋糕等日常食品饮料都有着阿斯巴甜的身影。阿斯巴甜由苯丙胺酸及天冬胺酸这两种胺基酸所合成,含有50%苯丙氨酸、40%天门冬胺酸、10%甲醇。除了提供甜味外,阿斯巴甜中的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且不能自身合成的氨基酸之一,它在人体内能合成重要的神经递质与激素,对人体有许多作用,例如可以令情绪变得高昂,消除抑郁情绪,降低饥饿感等等。但阿斯巴甜也并非适合所有人食用,如孕妇、婴幼儿、苯丙酮尿症患者就必须避免食用阿斯巴甜,以免对身体产生健康危害。被列为致癌物,和“无糖”饮食说再见?IARC大致将致癌性分为5个等级,包括1类(有确认致癌性)、2A类(很可能有致癌性)、2B类(有可能致癌)、3类(尚不能确定是否致癌)、4类(基本无致癌作用)。2A和2B的界定类似但又有区别:2A类致癌物是对人很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的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2B类致癌物则是对人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阿斯巴甜此次被列为致癌物的分类处于2B类——可能对人类有致癌性但缺乏充分科学证据。其分类低于日常接触频率更多的食用红肉、烟酒槟榔等。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认为,评估的数据表明没有足够的理由改变先前确定的阿斯巴甜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0-40 毫克/公斤体重。因此,委员会重申,一个人每天的摄入量在这个限度内是安全的。例如,假设没有从其他食物来源摄入,一罐含有 200 或 300 毫克阿斯巴甜的无糖软饮料,一个体重 70 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 9-14 罐以上才能超过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IARC的 Mary Schubauer-Berigan 博士表示,“在人类和动物中致癌证据有限,如何致癌的机制证据同样有限,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完善对食用阿斯巴甜是否构成致癌危害的理解。”同样,我国对食品安全有着严格的国家标准,对阿斯巴甜的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进行严格规范管理。依据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在食品添加剂批准使用前都会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保证其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国家癌症中心结合JECFA最新评估结果和我国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捍卫食品安全标准,海岸鸿蒙提供优质解决方案食品安全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础,关系到每位公民的生活,因此确保食品安全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任务,是相关企业应尽的责任义务。海岸鸿蒙深耕标准物质领域27年,拥有一系列食品检测用标准物质,助力检测检验机构的工作,共同捍卫食品安全标准。编号名称质量浓度介质规格标准值BW0826阿斯巴甜溶液标准物质1000μg/mLH2O5mLBW0777纽甜溶液标准物质1000μg/mLH2O5mLGBW(E)100166食品甜味剂糖精钠溶液标准物质10.0mg/mLH2O10mlGBW(E)100171食品甜味剂乙酰磺胺酸钾溶液标准物质10.0mg/mLH2O5mLGBW(E)100172食品甜味剂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溶液标准物质10.0mg/mLH2O5mLGBW(E)100173食品甜味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溶液标准物质10.00mg/mLH2O5mLBW0815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混合溶液标准物质100μg/mLH2O10ml

  饱受“致癌”指责的可口可乐,日前宣布更改生产过程以避嫌。不过,这项指责还没澄清,却又被扣上了玩“双重标准”的帽子。今晨,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可口可乐为了使产品拥有“独特颜色”,一直添加焦糖色素,但这种色素中被发现含有致癌物质4-甲基咪唑。尽管其一再否认致癌说,但还是宣布更改生产过程以平众怒。不过,日前英国活动人士再次爆料称,这一预防措施在美国实施,却没有在其他国家实行。其中在英国销售的灌装可口可乐,4-甲基咪唑含量达到135微克,比美国的4微克含量足足高出了34倍之多。英国活动人士的研究将在杂志上公布,他们也将于近日给政府卫生部门写信,呼吁彻底禁止焦糖着色。上述人士称,可口可乐是英国销售量最大的软饮,销售额一年达到11亿英镑,它们不应该在产品安全问题上玩双重标准。报道指出,美国消费者倡导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PI)检测了全球所有可口可乐中4-甲基咪唑的含量,美国355毫升可口可乐中含量为4微克,中国为56微克,巴西为267微克。制造公司称,可以提供一种焦糖着色完全不含有4-甲基咪唑,但是其成本将增加4倍。可口可乐英国公司称,公司会改变焦糖着色生产,但目前还没有时间表。添色致癌可口可乐更改生产过程今年3月,CSPI发布报告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健怡可乐和百事轻怡等4种产品中,均发现了一种名为4-甲基咪唑的化学物质,而这种物质在整个饮料行业存在争议。报道称,这种物质能使动物长肿瘤,会对人体造成致癌风险。CSPI于今年2月份向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递交报告,要求禁止使用这种着色剂。不过,可口可乐否认有致癌物。当时可口可乐中国负责人告诉法晚记者,微量的4-甲基咪唑存在于大量的食品和饮料中,通常烹饪过程中发生“褐变反应”就会形成4-甲基咪唑。不过,几日后,尽管坚称产品不含有任何有害成分,但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将通过改变焦糖生产过程,来降低可乐中的4-甲基咪唑水平。对此,可口可乐公司发言人坚称,“我们所有产品中的焦糖色素,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一直都是安全的。做出改变只是为了避免公司违反‘未经科学验证’的警告。”多知道点儿4-甲基咪唑属间接产物4-甲基咪唑是一种存在于焦糖剂中的化学物质,并不是生产厂商直接添加,而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间接产物。焦糖剂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色泽,在我国也被广泛应用,除了可乐之外,还有酱油、食醋、软饮料、啤酒等。世界卫生组织允许在食物中添加含有4-甲基咪唑的焦糖剂,只是对剂量有所界定。世卫组织规定的剂量为每公斤产品不能超过200毫克。而我国规定其含量应低于0.02%。

  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将培根、火腿、香肠等加工肉制品列为致癌物,因有“充分证据”表明其可能导致肠癌。报告称,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制品会使患结肠直肠癌的概率增加18%。此外,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也有致癌可能。不过,大家也不要太紧张,相关报告负责人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加工肉虽有致癌性,但并不代表吃了就会得癌症。昨天,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食品、肿瘤领域的专家,他们一致认为,少吃加工肉制品会减少癌症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物质致癌程度分为5级,依次为:致癌、致癌可能性较高、可能致癌、致癌度不确定和可能不致癌。

  外媒报道,健达巧克力日前在德国被检测出存在可致癌物矿物油芳香烃,德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已经开始将一款健达巧克力条下架并做召回处理。消息一出来,不少家长们都吓了一跳,即使在中国,这也是个有名的进口品牌,许多人都吃过。为什么巧克力里会有矿物油芳香烃?原来是包装材料惹的祸。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秘书长姜培珍介绍,目前尚无法律法规明确地对食品和食品包装纸中的矿物油进行限定,但关于矿物油的代谢研究已经比较清晰,不排除会在人体内蓄积,还需要更深入的毒理学研究。都是包装惹的祸?据德国某新闻网站近日报道,德国食物监察组织Food-watch在抽查当地市场20多款零食后发现,健达巧克力条(KinderReigel)等3款食品含有可致癌物芳香烃矿物油,呼吁供货商召回。其中,健达巧克力条中的矿物油芳香烃含量最高,达到1.2mg/kg。不过,德国零食业协会对此反驳称,这一化学物品是于包装上发现,而调查所指的矿物油芳香烃含量,可安心食用。德国糖果协会也表示,现在检测到的矿物油芳香烃含量可以被人体完全无害地分解掉,目前还没有召回的必要,其风险也是比较小的。然而,德国最大的连锁超市阿尔迪已经开始将这款健达巧克力条下架并做召回处理。Foodwatch成员表示:“芳香烃矿物油含量在食品中没有可接受的水平。你看不见它,也尝不出来,但是这种物质就是存在。所以,我们不建议消费者购买这些食品。”健达巧克力作为费列罗集团旗下的品牌,费列罗公司发言人也表示,食品中矿物油的主要迁入源是印刷油墨里面的矿物油渗入循环再生包装材料中,并通过包装材料中的再生纤维进行转移,出现在食品或者原料当中,将通过技术研究出台相关的解决方案。矿物油会在人体蓄积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秘书长姜培珍介绍,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矿物油的功能是消泡剂、脱模剂、防粘剂、润滑剂,使用范围包括发酵工艺、糖果、薯片和豆制品的加工工艺。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食品包装纸中矿物油向食品/食品模拟物的迁移量几乎都超出了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所指定的特定迁移量。不同货架期的食品会因存放时间的长短而导致迁移各异。姜培珍表示,目前关于矿物油的代谢研究已经比较清晰。矿物油主动经过小肠和肝脏代谢为脂肪酸和脂肪醇,但也不能排除其在人体内的蓄积。矿物油主要蓄积在人体的肝脏、肾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据介绍,现在还没有法律法规明确地对食品和食品包装纸中的矿物油进行限定,但是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和欧洲食品安全局已经对不同矿物油的每日允许摄入量、毒理学特征、特定迁移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矿物油对人体的毒性研究还在不断地深入,在肝毒性、生殖毒性、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但是不同类型矿物油引起的毒性没有统一的界定,需要更深入的毒理学研究。欧盟食品安全局表示,虽然很难断定消费者接触芳香矿物油烃类的危险,但矿物油成分具有致癌性并且会在脂肪组织中聚集。鉴于一些矿物油成分潜在的致癌性被低估,因此可认为矿物油的反复使用有潜在风险。3岁以下幼儿别吃巧克力在我国,比较常见的健达巧克力为健达缤纷乐和健达奇趣蛋。健达缤纷乐内部填充了牛奶和榛果,威化外部由巧克力脆皮覆盖。健达奇趣蛋则是一款外形酷似鸭蛋,内含牛奶巧克力及松脆可可球、玩具的蛋形巧克力。外媒所提到的健达巧克力条在淘宝等网站上也能找到,10支装售价在50-70元不等,口味都是牛奶夹心。这些产品大多宣称德国代购或者德国直邮。根据评估,未成年人群的膳食暴露要高于成年人和老年人,3-10岁的儿童为每日最高膳食暴露的消费人群。我国食药监总局发布安全提醒,巧克力中脂肪和糖的含量较高,能量也较高,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幼儿需要来自多方面的均衡饮食来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如果过多食用可能会使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进餐习惯被打乱,并引发蛀牙。同时,由于巧克力中多酚物质含量较高,因此不建议3岁以下幼儿食用巧克力。此外,由于巧克力的水分含量低,应在阴凉避光处储存,做到少量多次购买。

  近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食品包装行业‘十大隐忧产品’”,其中就包括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离不开的快餐盒、食品袋、一次性纸杯、保鲜膜等物品。请关注——打破砂锅在饭店用餐后,用一次性塑料餐盒把剩菜打包带回家 到菜市场买熟食,用塑料袋提回家 到朋友家做客,用洁白发亮的纸杯喝水 透明耐用的太空杯,即使一个不小心摔在地上,也不会破……谁也不会想到,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一旦选择不慎,就有可能买到劣质、有毒产品,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为提高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警惕,1月28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食品包装行业‘十大隐忧产品’”,其中包括一次性塑料餐饮具、食品用塑料袋、置物盘、纸杯、太空杯与婴儿奶瓶、PVC(聚氯乙烯)保鲜膜等。警惕伪劣产品误导消费者一次性塑料餐饮具中最常见的是发泡塑料餐盒,很多快餐店使用的都是便宜、劣质的发泡塑料餐盒。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说,为降低成本,在劣质的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生产中,企业大量使用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或加入有致癌作用的荧光增白剂掩盖杂质,甚至添加了来源不明的废塑料。如长期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将渗入食物内,可能导致消费者慢性中毒。食品用塑料袋也是消费者经常使用的产品,由于直接与食品接触,国家对食品用塑料袋不仅原料要求高,而且要求应在食品袋上注明“食品用”字样。然而,目前市场上非正规的食品用塑料袋,不仅没有标注字样,甚至是用废塑料等违规原辅材料、染色生产的 有的是伪造或冒用他人QS生产许可证欺骗消费者 还有部分食品用塑料袋厚度不足0.015毫米,属于国家明令的淘汰类产品。董金狮说,由于宣传力度不足,许多消费者都不了解非食品用与食品用塑料袋间的区别,使用非食品用塑料袋盛装食品的情况时有发生。密胺餐具又称仿瓷餐具,去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劣质仿瓷餐具进行了围剿,但劣质餐具改头换面照样出现在市场上。目前市场上部分置物盘是用有毒尿素甲醛树脂生产的仿瓷餐具,再穿“置物盘”新衣,并在产品上印制盛装水果等食品图案,放在正规仿瓷餐具旁销售,误导消费者将“置物盘”当作可盛装食品的器具。其实,即使是合格的密胺仿瓷餐具,对使用条件也有要求,尤其是不能用微波炉加热。合格密胺餐具使用温度不应超过150℃,用脲醛树脂生产的不合格餐具耐温只是80℃。在80℃以上,脲醛树脂仿瓷餐具就会挥发致癌物质甲醛。长期使用含双酚A产品易致癌2010年度中国食品包装行业“十大隐忧产品”评选提示,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不合格纸杯,主要原因是劣质纸杯生产厂家为减少成本,使用回收废纸、废塑料进行生产 为增白,还在原料里增加了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用于食品包装生产的荧光剂等 为使纸杯外图案更鲜艳,使用劣质含苯型油墨,由于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溶剂,汞、铅、砷等重金属,对人体存在严重危害。而太空杯与婴儿奶瓶之所以入选“十大隐忧产品”,是因为部分不法企业在生产太空杯与婴儿奶瓶时,添加了双酚A。双酚A大量用于生产环氧树脂、聚碳酸酯、聚酯树脂等,可用作聚氯乙烯稳定剂、塑料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农用杀菌剂、橡胶防老剂等。双酚A属低毒品,实验证明,人体长期使用含有双酚A的食品包装,有可能导致前列腺癌、乳腺癌、糖尿病及心脏、肝脏等器官的病变。目前,欧盟各国逐渐对有机化工原料双酚A下达了禁令。部分超市出售熟食用PVC保鲜膜包裹,由于PVC保鲜膜内含较多增塑剂,用它包装肉食、熟食、油脂食品或用微波炉加热,均可能导致增塑剂与氯乙烯单体溶出到食物中。有些消费者用PVC保鲜膜包裹身体减肥,也会导致增塑剂和氯乙烯单体溶出,威胁健康。此外,由于对健康和环境存在危害,PVC热收缩膜、食品包装材料及添加剂、奶制品包装袋、商品过度包装也被列入2010年食品包装行业“十大隐忧产品”。认清标志,正规途径购买为了加强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早在2006年开始对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实施市场准入(QS)制度,部分生产企业陆续取得了国家颁布的生产许可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在200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等。董金狮建议消费者,在使用一次性塑料餐饮具时,注意盒底是否有QS标志和编号 食品用塑料袋是否有注明“食品用”字样,厚度是否大于0.015毫米 应去大型商场和正规超市购买置物盘、纸杯、太空杯与婴儿奶瓶、PVC保鲜膜等,购买时注意密胺餐具底部是否有QS标志和编号 而合格纸杯上应有生产许可标识(QS)、生产日期和厂家信息 使用PVC保鲜膜时要注意“不能接触带油脂食品”“不得微波炉加热”“不得高温使用”等。由于纸杯目前执行的标准为轻工部的行业标准《纸杯》,标准中并没有对油墨提出要求,董金狮呼吁,应尽快出台纸杯的国家标准,禁止使用劣质含苯型油墨,确保纸杯的质量安全。

  近日,位于法国里昂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报告,首次将火腿、香肠、肉干等加工肉制品列为1类致癌物质(对人类有确认的致癌性),并将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列为2A级致癌物质(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消息一经发布激起千层浪,多国肉类协会、肉制品企业质疑该报告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认为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研究结果夸大其词,广大民众也对“吃肉致癌”表示担忧。就此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INRA)“食物引发及预防癌症课题组”项目负责人皮埃尔· 法布里斯博士。红肉中的铁元素是致癌祸首当前,全球有多个研究团队围绕红肉、加工肉制品的致癌性问题开展研究,法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在今年6月就曾发布研究报告,通过科学的统计调查表明大量食用红肉和熟食可能导致结直肠癌。法国农业科学院下设的“食物引发及预防癌症课题组”也对此展开了长期研究,重点研究红肉致癌性的致病原理。法布里斯博士介绍,此前的研究已经证明,烧烤、烟熏、盐渍等烹饪方式会产生杂环胺、多环芳香烃等致癌物质,但加工肉制品和红肉导致结直肠癌的主要原因并不在此。其团队的实验表明,无论以何种方式烹饪,红肉和加工肉制品中的铁元素都是导致其可能引发结直肠癌的首要因素,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铁元素会氧化食物中的脂类并形成有害的烯醛,这类物质进入人体后可攻击结直肠上皮细胞。在问及红肉与加工肉制品的致癌性为何有区别时,法布里斯博士进一步解释:新鲜红肉与加工肉制品中的铁元素最终形成的物质有所不同,其致癌性也有差别。在加工肉制品中,血红素铁会被珠蛋白分解,并往往在亚硝酸盐的作用下形成自由状态的亚硝基化血红素铁,其毒性更大。这也解释了IARC为何对加工肉制品与红肉的致癌性定级有所差别。并未发现白肉可导致结直肠癌法布里斯博士介绍,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2007年至2010年的研究显示,白肉(来源于非哺乳动物,如禽类、鱼类等)并不会引发结直肠癌,这一结论得到了很多其他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的支持。法布里斯所领导的团队通过动物模拟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但由于源自白肉的加工肉制品消费量较低,目前还缺乏专门的权威统计和实验研究。合理的饮食结构可消除风险法布里斯博士强调,虽然红肉中的铁有一定的致癌性,但铁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元素,对健康尤为重要,红肉也是人摄取铁的最重要来源。IARC对加工肉制品与红肉的定级也并非表示其有很高的致癌性,只是说明目前的科学研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确定其是否具有致癌性。各项研究表明,与香烟可导致肺癌相比,加工肉制品和红肉的致癌性非常弱,并且这种风险是针对那些过量食用红肉人群。根据IARC估计,加工肉制品的消费每年可能导致34000例癌症患者死亡,而香烟则导致100万人死亡。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还已证明,具有抗氧化性的水果和蔬菜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铁在人体内的有害性。所以,红肉致癌的相关研究并非让人们停止食用肉食,而是借此向那些过量消费肉食者发出强烈信号,鼓励这一群体增加水果和蔬菜在饮食结构中比例,重新合理地安排肉食所占份额,从而大幅降低罹患结直肠癌风险。在法国,过量消耗肉食者占比达四分之一。法布里斯博士告诉记者,我们还是可以愉快吃肉的,但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健康尤为关键。正所谓“是药三分毒”,红肉虽香可不要贪多。

  上海首次对学生服质量立案经查“问题校服”含对人体有致癌性的芳香胺染料本报讯针对近期质监部门抽查中发现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的“问题校服”,上海市质监局新闻办日前向媒体确认,已要求浦东新区质监局向浙江省绍兴市质监部门正式通报近期“问题校服”的面料检测情况。浦东新区已将21所学校26444套校服全部暂停使用并送检,相关检测结果将在近期对外公布。这是上海对学生服质量首次立案。今年1月,上海市质监局在获取“问题校服”检测结果的当日,立即责成浦东新区质监局进一步认真核查,浦东新区质监局执法人员于1月29日对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调查。根据调查笔录、企业提供的购销合同及校方提供的书面说明,均显示上海市五三中学2012年6月所订购的一批50套摇粒绒学生演出服采用的黑色镶边面料,来自浙江绍兴县欧林纺织品有限公司,抽查检测出该面料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综合历年监管信息,上海市质监局对于欧霞公司“连续3年抽查不合格”的表述进行了解读:质监部门通过2011年和2012年对该企业的抽查,发现有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中,2011年抽查两批次,有1批次pH值超标 2012年6月抽查两批次,均为“使用说明”项目不合格 2012年11月抽查1批次,发现黑色镶边面料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针对上述不合格项目,质监部门先后依法对其问题产品作出责令停产和限期整改的处理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监督抽查中被发现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整改复查合格后,可以继续生产销售。上海质监部门表示,从近几年抽查情况看,全市学生服产品质量状况总体是稳定的,安全是可控的。历年来的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2008年为94.7%,2009年为80.8%,2010年为90.3%,2011年为89.2%)。关于“2012年上半年学生服抽样合格率只有48.78%”的情况,原因是2012年起质监部门在抽检中增加了标志标示项目,不少厂家未能及时执行这一标准,导致在不合格的21批次中,“使用说明”项目不合格占18批次,涉及健康安全指标的“甲醛含量”超标只有1批次。2012年抽查若不计入“使用说明”项目,则抽样合格率为87.8%。

  昨日,浙江省杭州市,在一家超市里拍摄到的百事可乐。近日,百事可乐再次遭遇&ldquo 致癌风波&rdquo 。昨日,在百事可乐饮料的外包装上,只能看到食品添加剂项目中标注有&ldquo 焦糖色&rdquo ,看不出该色素是否被改进了配方,是否含有4-甲基咪唑等信息。新京报讯近日,美国监督机构环境健康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百事可乐的焦糖色素中再次检测出了含有可能致癌的4-甲基咪唑(简称4-MEI)。前日,百事大中华区前日回应此事,坚称多个权威机构都认为其食品和饮料中的焦糖色素是安全的。对此,记者昨日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了解到,我国将修订焦糖色素限量标准。今年3月,称两公司并未停止使用&ldquo 4-甲基咪唑&rdquo 生产可乐,美国加州对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提起诉讼。最新检测显示,可口可乐几乎没有检测到4-甲基咪唑,但百事可乐中仍然存在。今年将重点评估焦糖色素影响目前,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都称正在改进焦糖色素的生产配方,但并未提及在中国改进配方的具体时间表,消费者担心被企业执行&ldquo 双重标准&rdquo 。昨日,记者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了解到,可乐添加焦糖色素中含有的4-甲基咪唑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已列入今年该中心的重点评估项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王华丽昨日介绍,我国目前已批准四种焦糖色素的生产工艺,并非每种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4-甲基咪唑。因此,企业可以根据产品品质要求和市场要求,选择其中任一种工艺生产焦糖色素。现行标准规定&ldquo 按需要使用&rdquo 不过,现行食品质量国标中,可乐中焦糖色素没有限量标准,只规定&ldquo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rdquo 。对此,王华丽表示,焦糖色素在可乐中起着色剂作用,添加多了,对口感也会有影响。因此,可乐企业为了产品品质,不会随意过多添加焦糖色素,可乐中含有的4-甲基咪唑,也是微量的,但现行标准规定模糊,确实造成生产者和监管部门都缺乏标准依据,出现混乱的情况。因此,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进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中,将对食品中焦糖色素添加的限量,统一作出修订。王华丽称,包括可乐在内的碳素饮料,也将有焦糖色素含量的具体限值标准,对今后其生产过程有一个明晰的安全性指导。■回应百事改进配方暂未涉及中国发声明称其食品和饮料安全无碍,但承诺改变工艺,降低焦糖中4-MEI含量记者昨日在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两种饮料的外包装上,只能看到食品添加剂项目中标注有&ldquo 焦糖色&rdquo ,但看不出该色素是否被改进了配方,是否含有4-甲基咪唑等信息。对于此事,百事大中华区前日发出声明,坚称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在内的多个权威机构都认为百事的食品和饮料中的焦糖色素是安全的。但同时,百事公司却又承诺使用改变生产工艺的焦糖色素,供应商正在修改生产工艺,降低焦糖中的4-MEI含量。有报道称,目前在美国加州已改变了饮料配方,并计划在2014年2月前在其他州也完成,将这种着色剂从其饮品中去除,然后在全球范围内更改饮料配方。不过,对于在中国的饮料中改进焦糖色素工艺的时间表,百事公司却没有明确表态,只称&ldquo 百事在中国的饮料中所使用的焦糖色符合所有地方法规要求&rdquo ,消费者尽可放心享用。此前可口可乐在接受采访时称,所有产品中的焦糖色素,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一直都是安全的。&ldquo 微量的4-甲基咪唑存在于大量的食品和饮料中,通常烹饪过程中发生&lsquo 褐变反应&rsquo 就会形成4-甲基咪唑&rdquo 。目前可口可乐也首先在加州改变了配方,美国以外地区也会过渡到经过改良的焦糖,但也没有具体的改进时间。&ldquo 如果是改进配方,就应该在全球范围内都执行。&rdquo 一些消费者认为,两家可乐公司不能以&ldquo 双重标准&rdquo 区别对待,只局限在加州或者美国范围内改进配方。■说法4-MEI是否致癌一直存争议专家表示,目前显示可能导致动物致癌,但并无导致人类致癌证据据了解,4-甲基咪唑(简称4-MEI)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大宗胃药西咪替丁,也可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和金属表面防护剂等。早在201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就将&ldquo 4-甲基咪唑&rdquo 列为&ldquo 可能致癌物&rdquo 名单,规定每份食品或饮料如含有29微克以上的4-甲基咪唑,就必须带有警告标志。不过,对于4-甲基咪唑的致癌性一直就具有很大的争议性。美国食药物管理局称,小剂量较安全,除非每天喝1000瓶听装可乐才会致癌。美国饮料协会曾发声明认为,这是某些长期致力于攻击食品和饮料行业的组织又一次企图威吓消费者,&ldquo 4-MEI并不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没有任何证据表明4-MEI会致癌。&rdquo 记者昨日查询到,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曾引述美国观点指出,4-甲基咪唑在多种食物和饮料中都有轻微含量,该物质需求和用途广,医药、农药、染料、涂料等精细化工领域都会涉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昨日称,4-甲基咪唑是在以亚硫酸铵为原料生产焦糖色素时产生的。目前显示是可能导致动物致癌,但并无导致人类致癌的证据和案例。【背景】可乐焦糖色素多次被指致癌2011年初美国监督机构环境健康中心公布在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焦糖色素中含有致癌物质4-甲基咪唑。2012年3月美国消费者倡导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苏打饮料中,发现高水平有致癌风险的4-MEI。回应两家公司表示,将改进其焦糖色素的生产流程,减少全美范围内饮料的4-MEI含量。今年3月美国加州还就此对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提起诉讼,指出两家公司仍没有停止使用&ldquo 4-甲基咪唑&rdquo 生产可乐。检测近期的最新检测显示,可口可乐几乎没有检测到4-甲基咪唑,但百事可乐却依然未采取行动。几天前非政府民间组织美国监督机构环境健康中心(CEH)发布报告,该机构在美国10个州购买的百事可乐中检测发现,4-甲基咪唑(4-MEI)严重超标,约为加利福尼亚州规定水平的4-8倍,而这种物质被实验鼠长期食用后会导致肺癌。回应百事可乐称,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在内的多个权威机构都认为百事的食品和饮料中的焦糖色素是安全的。同时,百事公司承诺使用改变生产工艺的焦糖色素,降低焦糖中的4-MEI含量。

  2月中旬,赛百味美国被曝光面包制品中含有一种名为偶氮甲酰胺(ADA)的工业发泡剂,引发媒体关注,该成分同样添加于鞋底当中。而就在不久之前,赛百味还被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称赞为&ldquo 每一项食物内容符合最高营养标准&rdquo 。赛百味中国声明称,中国市场食品中并不含有这一成分。之后星巴克中国承认,在华出售面包制品中含有偶氮甲酰胺成分,但表示这一食品添加剂符合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偶氮甲酰胺是否有毒害?能否添加到食品中?我们目前平时食用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这一成分?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原高级工程师谢华民告诉记者,虽然&ldquo 偶氮甲酰胺&rdquo 的毒性目前无法精确测定,但偶氮类化学物质都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国家虽定有安全剂量标准,但偶氮甲酰胺在使用中无法检测具体用量 此外,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实具有累积效应。国内多款面粉添加增筋剂目前,偶氮甲酰胺作为面粉处理剂,允许被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国内多款面粉的配料表中,就标明含有这一成分。国内最新修订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里,其中标注&ldquo 偶氮甲酰胺&rdquo 的功能是面粉处理剂,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中国使用,使用范围是小麦粉,最大使用量为0.045g/kg。资料显示,偶氮甲酰胺最初的用途是添加在塑料制品之中以增强其韧性。在致癌物质溴酸钾被禁止使用之后,作为其替代品添加到面粉之中。在欧盟,偶氮甲酰胺因怀疑其对人体致癌而被禁止用于食品添加,&ldquo 即使是儿童使用的塑料地垫里,法国等国也不允许生产商添加这一成分。而我们却可以随意添加到每天食用的主食里。&rdquo 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原高级工程师谢华民说。在中粮集团的在线食品销售网站我买网上,记者看到,一款中粮面业出品的名为&ldquo 香雪面粉&rdquo 的配料表里,直接标明内含有偶氮甲酰胺成分。而在北京的一家超市内,一款维维集团出品的&ldquo 维维面粉&rdquo 里,偶氮甲酰胺也是添加剂配料之一。记者在中粮我买网随机查询其在线出售的二十款面包粉中,配料表中标明含有这一成分的共有五款。在北京一家大型超市里,记者看到,货架上出售的十余款面粉中,标明含有偶氮甲酰胺成分的有三种,分别是名为古船金牌面包粉、中粮香雪面包粉以及中裕小麦粉。在京东商城上,记者看到,一款面包粉的介绍中特别标明本产品不含偶氮甲酰胺,请消费者放心购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淘宝上有约三十家网店销售偶氮甲酰胺这一添加剂,每千克价格在40-55元左右。一位来自河南郑州的淘宝商家表示,&ldquo 偶氮甲酰胺主要用做面粉改良剂和面包口感的改良剂,可以提高面粉的筋度,目前使用得很广泛,很好用。全国各地很多面粉生产商都在使用。至于用量你们可以自己配置。但别超过国内标准就行。&rdquo 该商家同时表示,虽然有些企业不会在配料表标明含有偶氮甲酰胺,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添加。欧盟等多国禁止使用增筋剂世界多国不允许食品中使用偶氮甲酰胺,美国虽未强制禁用,但其有相应的检测标准。在赛百味美国迅速表示本国出售食品将不再使用该添加剂之后,美国网络关于停止在面粉中添加偶氮甲酰胺的请愿人数已经超过9万人。资料显示,包括欧盟在内,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等绝大多数国家均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偶氮甲酰胺。各国关于&ldquo 偶氮甲酰胺&rdquo 添加剂的规定中国最新修订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标注&ldquo 偶氮甲酰胺&rdquo 的功能是面粉处理剂,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中国使用,使用范围是小麦粉,最大使用量为0.045g/kg。日本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偶氮甲酰胺成分。欧盟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偶氮甲酰胺成分。2005年进一步禁止偶氮甲酰胺在食品包装中使用。2010年,比利时政府要求所有泡沫地垫中禁止使用偶氮甲酰胺。英国英国卫生安全局将偶氮甲酰胺视为致呼吸敏感物,认为其在工作场所的存在可能诱发哮喘。含此物质的产品应标注R42标签,即&ldquo 吸入可能造成敏感&rdquo 。美国美国偶氮甲酰胺的使用标准是45mg/kg,与我国标准相同。但FDA网站上显示,偶氮甲酰胺的使用范围是面粉漂白和烤制面包,相比我国的使用范围更加明确。加拿大加拿大偶氮甲酰胺的使用标准是20mg/kg。&ldquo 虽然北美地区允许使用该添加剂,但是在面粉添加这一成分时会在成分表中标示该物质含有可能致癌成分。&rdquo 谢华民说。美国食品安全科普作家&ldquo 云无心&rdquo 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美国,一种食品添加剂或者功能助剂是否可以使用,从其用量标准、如何监测、到后期如何监管,在标准出台前,全部会纳入安全评估制定的决策,是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表示,我国目前对于很多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更多借鉴美国和国际卫生组织,但其有相应的监管环节和检测标准,&ldquo 我们只是引进了别人的标准,但却没能引进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rdquo 尽管国内有标准明确对偶氮甲酰胺使用做出了限制,但在检测环节处于真空状态。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病理学顾问、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教授李寅增则认为,对添加剂,做单一的毒理实验是不够的。因为现代人会同时接触到多种人工添加剂。多种添加剂加在一起,对人到底是有好处,还是有坏处?国内这方面做的毒理实验很少。而国外在这方面的发展非常快。增筋剂分解物毒性超标90倍专家表示,偶氮甲酰胺的致癌嫌疑来自其分解物氨基脲,其含量超现有标准90倍。我国尚无相应检测标准和方法。据外媒报道,世卫组织曾将偶氮甲酰胺与呼吸问题、过敏和哮喘等联系在一起。美国消费者维权团体&ldquo 公共利益科学中心&rdquo 指出,偶氮甲酰胺在烘焙过程中会形成氨基脲和尿烷,而氨基脲会导致老鼠罹患肺癌和血癌,尿烷也会使老鼠致癌。今年2月,美国公众科学中心(CSPI)敦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参照《德莱尼修正案》,禁止使用对人或动物存在致癌风险的食品添加剂,至少应降低其使用量。CSPI认为赛百味和麦当劳等连锁店应立即停止使用偶氮甲酰胺。据谢华民介绍,偶氮甲酰胺的致癌嫌疑来自其分解产物氨基脲,而目前禁用的兽药呋喃西林的代谢产物也是氨基脲。吉林农业大学一份名为《食品添加剂副产物氨基脲的毒理学》的研究报告显示,氨基脲属于中等蓄积毒性物质,具有剂量增加而效果递增的毒性关系,对心脏、肝和肾均有损伤作用,并且具有致突变作用,对雄性小鼠具有生殖毒性。&ldquo 在我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呋喃西林都是禁用兽药,呋喃西林通过动物代谢会产生氨基脲。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脲的含量不得超过0.5ppb。&rdquo 根据欧盟有关资料显示,加入食品中的偶氮甲酰胺,会产生0.1%的氨基脲。目前国内偶氮甲酰胺在食品中使用的上限标准为45ppm(1000ppb=1ppm)。&ldquo 这意味着,45ppm的偶氮甲酰胺就将产生45ppb的氨基脲,是动物源性食品中检出上限的90倍!&rdquo 谢华民认为,在超标90倍的情况下,我国目前并无任何可用于执法的标准检测方法。是否超标使用,几乎全靠企业自律。上海市食品研究所的周陶忆在其论文中指出,偶氮甲酰胺的水解物氨基脲同时也是禁用兽药呋喃西林的代谢物,而硝基呋喃类药物具有致突变和致癌的作用,偶氮甲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显得十分必要。&ldquo 我们提倡无添加剂的小麦粉,&rdquo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行业处处长赵奕对媒体表示,&ldquo 然而国内现状是,没有检测方法,也没有相应监测部门。&rdquo 商家:添加增筋剂更好卖商家为了让面粉好卖口感好,部分会选择添加偶氮甲酰胺。专家表示,其并不是不可或缺的添加剂。为什么商家要在面粉中加入添筋剂?淘宝出售偶氮甲酰胺的商家对记者表示,普通面粉如果想要筋道,一定需要放置一段时间进行氧化,或者在其中添加食盐和鸡蛋。&ldquo 但这太麻烦了,而且不一定能有偶氮甲酰胺这么好的口感。&rdquo 淘宝上另一家出售偶氮甲酰胺添加剂的天津卖家对记者表示,据他了解,购买增筋剂的多是一些面条加工商。&ldquo 偶氮甲酰胺添加的剂量你们可以自己配置。放得越多,面条的表面就越光滑,断条率低,耐泡耐煮,吃起来更有嚼劲。&rdquo 北京粮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清认为,偶氮甲酰胺并不是制作面包完全不可或缺的添加剂。&ldquo 偶氮甲酰胺主要起到迅速氧化的作用,而面粉只要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也可以自然、充分地氧化。&rdquo &ldquo 偶氮甲酰胺不是唯一的增筋剂,我们做过测试,它是可以被取代的。&rdquo 谢华民指出,&ldquo 测试表明,盐和鸡蛋就是最好的增筋剂。&rdquo 专家建议食品中禁止使用最新《食品安全标准》修订稿中,偶氮甲酰胺仍然属于可使用的范围。专家建议禁止在面粉中使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及时评估&ldquo 偶氮甲酰胺&rdquo 的使用风险,根据国际上的相关评估结果,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已将其纳入2013年国家优先评估项目,将按照评估结果,及时研究是否修订食品添加剂&ldquo 偶氮甲酰胺&rdquo 的使用标准。然而2013年最新的《食品安全标准》修订稿,偶氮甲酰胺仍然属于可使用的范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梁江撰文指出,JECFA(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在1966年就曾对偶氮甲酰胺进行过安全性评估,认为偶氮甲酰胺对动物的经口及经呼吸道的毒性均较低,在体内不易蓄积,可迅速转化为无害的代谢产物并通过尿排泄,且没有发现对实验动物或人群具有生殖发育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谢华民认为,应该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偶氮甲酰胺,&ldquo 面粉增筋剂和之前的面粉增白剂及亚硝酸盐一样,都是显示有毒性,也并非食品的必要添加物,却长时间被使用在老百姓的日常饮食之中。我们进食不是因为食物无毒或者少毒才选择进食。&rdquo 国内小麦粉的标准参考的便是这份1966年的标准。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技术必要性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标准进行修订。相关法律人士对记者表示,&ldquo 《食品安全法》作为卫生部标准的上位法,如果随着科技的进步,发现以前不能检测而目前来看存在风险的添加剂,卫生部的新标准作为下位法,应当遵守上位法的规定,进行随时更新。&rdquo 谢华民指出,虽然国际相关机构允许这种可疑致癌物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是任何国际组织都不对任何国家的食品安全负责,国际标准仅供参考不能照搬,所以才有这么多国家禁止偶氮甲酰胺作为食品添加剂。欧盟的态度是&ldquo 如果国际标准与欧盟标准相比不能提供高标准人类健康保证,则国际标准只做参考&rdquo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则表示,偶氮类物质可能会影响儿童对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她认为,如果偶氮甲酰胺对面粉行业来说并不是必需品,那么应该禁止该添加剂的使用。

  据英国媒体今晨报道,近日,英国食物标准局对248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发现13种食品中含有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含量有上升趋势。亨氏、雀巢等许多知名食品公司都遭到英国食物标准局的警告,超标品种涉及薯片、速溶咖啡和薄脆饼干等。就连婴幼儿专用饼干也未能幸免。●检测结果薯片、咖啡、饼干都含致癌物丙烯酰胺研究显示,煎炸或烘烤含有淀粉质的食物,例如马铃薯和谷类食物,会产生偏高的丙烯酰胺。世卫组织的专家指出,丙烯酰胺已被证实与多种癌症有关联,包括肠癌、膀胱癌、肾病,并有可能导致不孕和丧失肌肉控制。2002年,科学家得知特定食物中存在该化学物质,从那时起便开始催促食品行业降低含量。但是检测证实,包括薯片、即饮咖啡、面包、饼干、油炸土豆片、早餐麦片、幼儿食品在内的多款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并未降低。报道称,英国食物标准局表示,这些产品对公众不形成任何实时风险,民众无须改变饮食习惯。但长时间的摄取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因此要求食品公司减少丙烯酰胺含量。●厂商回应亨氏:会改配方雀巢:没有危害包括亨氏和麦维他在内的生产商,已经对此事作出响应,表示会修改配方。今年,亨氏已经更改了其香蕉脆饼的配方,使丙烯酰胺含量降至微量水平。雀巢中国区新闻发言人何彤今天上午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销售的雀巢金牌咖啡是日本原装进口,英国的金牌咖啡应该是当地产的。”在卓越亚马逊网站上,雀巢金牌咖啡粉50g装折后售价116元。英国媒体称,雀巢等其他公司已表示,在不影响口味和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不可能实行,补充称“现在没有科学研究证实,某种特定产品在含有丙烯酰胺的情况下,对人体有危害”。●中国落点我国人群丙烯酰胺摄入水平不高于别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的报告指出,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三类食品是:高温加工的土豆制品(包括薯片、薯条等),平均含量为0.477mg/kg 咖啡及其类似制品,平均含量为0.509mg/kg 早餐谷物类食品,平均含量为0.313mg/kg 其他种类食品的丙烯酰胺含量基本在0.1mg/kg以下。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公布的人均每日丙烯酰胺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3~0.8μg(微克,1μg=0.001mg)。JECFA认为,按估计摄入量来考虑,此类副作用的危险性可以忽略,但是对于摄入量很高的人群,不排除能引起神经病理性改变的可能。我国尚缺少足够数量的各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数据,以及这些食品的摄入量数据。但由于食品中以油炸薯类食品、咖啡食品和烘烤谷类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较高,而这些食品在我国人群中的摄入水平不高于其他国家,因此,我国人群丙烯酰胺的摄入水平应不高于JECFA评估的一般人群的摄入水平。●专家建议尽量别吃烹饪过度食物丙烯酰胺通常是高温炸、烤、烧以及烘烹调中的副产品,通常在温度高于120摄氏度的情况下产生。为此,专家们提醒,尽量避免食用过度烹饪食品(如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太长),例如人们在家里稍微烤一下面包即可,因为丙烯酰胺在烹饪时间较长的深色物质中形成的几率更高。另外,提倡平衡膳食,减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

  “中国打假第一人”王海近日在微博上指出,由杨澜代言的蓝月亮洗衣液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荧光增白剂,并且出具了相关的检测报告,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昨日(6月23日),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岗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国家的《QB/T2953-2008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的行业标准允许在洗涤剂中添加两类荧光增白剂,而且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地都允许在衣物洗涤剂中使用。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针对此事发表的特别说明称,行业标准所规定使用的荧光增白剂安全可靠,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改善和提高洗涤效果。被检出含有荧光增白剂北京的王峰是蓝月亮洗衣液的消费者,有一次他的小孩穿了使用蓝月亮洗衣液手洗的衣物啼哭不止,因此他怀疑有可能是衣物上残留的洗衣液刺激导致的。今年3月3日,王峰将购买的蓝月亮洗衣液(深层洁净亮白增艳包装和深层洁净包装)送到了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检测,检测发现该洗衣液中含有荧光增白剂。王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了该检测报告,在报告检测结果一栏中,显示检测出荧光增白剂。王海表示,荧光增白剂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定性的化学毒物,是一种致癌物质。“然而,蓝月亮洗衣液的外包装并没有标注警示信息,相反除‘安全环保’外,还明确说明‘婴幼儿衣物、内衣同样适用’,是一种虚假宣传行为。”为此,王海成为王峰的代理人,将蓝月亮、杨澜等起诉到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无独有偶,广州的消费者叶先生在使用蓝月亮深层洁净护理洗衣液后,手臂出现轻微红肿发痒等不适症状。停用该产品后,上述症状消失。王海作为其代理人,日前已向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起诉,在起诉书中,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洗衣液被指含有荧光增白剂。昨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已经受理该案。蓝月亮:国家允许使用“关于荧光增白剂在洗涤剂中的使用,国家有相关的行业标准,是允许使用的,而且在国际上,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地都允许在衣物洗涤剂中使用,目前国内的洗衣粉、洗衣液均广泛使用标准规定的两类荧光增白剂。”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2008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QB/T2953-2008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的行业标准规定,衣物洗涤剂中可以使用荧光增白剂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该标准由发改委于2008年3月12日发布。邓岗告诉记者,蓝月亮所使用的是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增白剂。不过,王海指出,荧光增白剂的主要用途是染料,并非洗涤衣物去污必需的有效成分,相反因其附着力强而难以去除,累积在衣物上还会导致白色衣物发黄彩色衣物发暗。对此,邓岗表示,之所以要在洗涤剂中添加荧光增白剂,主要是可以起到增白的效果。邓岗指出,公司还将蓝月亮洗衣液(亮白增艳)的产品送到了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记者在检测报告中看到,检测结果显示该产品对新西兰家兔的一次完整皮肤刺激属无刺激性。对此,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于6月20日发表了关于衣物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的特别说明。该协会指出,国际国内大量的研究权威报告证明,《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行业标准所规定使用的荧光增白剂安全可靠,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改善和提高洗涤效果。事实上,虽然国家允许在洗涤剂中使用荧光增白剂,但我国食品卫生法第六条规定,食品、食品包装纸、餐巾纸禁止使用荧光增白剂。

  据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台湾多种食品含有致癌添加剂事件日益扩大,根据台湾卫生部门的最新统计,64家厂商、94种产品确定使用了致癌添加剂。饮料、民众常吃的钙片、乳酸菌咀嚼片等都受到波及,连儿童感冒糖浆也可能含有塑化剂。台湾卫生机构查出,多种乳酸菌保健食品,为了提高溶水性跟混浊度,都添加含塑化剂的起云剂,就连儿童常吃的羊乳片也未能幸免。此外由于上游厂商至少供应有毒原料给6家生技公司和制药公司,因此卫生机构现在怀疑,儿童喝的感冒糖浆可能也有问题。家长们个个都很紧张。台湾的四大连锁便利店已经决定,所有的运动饮料一律下架接受检验,受到牵连的厂商迅速增加到168家。目前,已有4000多箱问题饮料流入香港,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呼吁市民暂停饮用,并呼吁进口商立即停止出售有关产品,个别进口商开始回收问题饮料。除问题饮料流出台湾,售卖珍珠奶茶的英国商人,也疑似从台湾买到掺有塑化剂的原料,而更多问题原料也同步销售到大陆、美国、中东、东南亚等地。起云剂是一种乳化剂,常使用于果汁、饮料、果冻和优格粉末,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看起来更均匀,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DEHP是塑化剂,属环境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台湾已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台“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已确认,悦氏、Taiwanyes等运动饮料,及SunKist粒粒柠檬果汁等,共16批饮料、冲泡饮品,都含DEHP。在台湾,13至18岁正值发育期的青少年是最爱喝运动等饮料的族群,有人一天甚至喝好几瓶,有的小男生担心自己会不会变“娘”,更多的家长则担心孩子以后无法传宗接代。台“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强调,据海外研究推论,成人每天喝浓度15ppm的问题饮料,即一天喝10公升(约29瓶)才会出现睾丸萎缩等症状;学者也指出,DEHP代谢快,一两天即排出体外,民众无需过度恐慌。台湾成功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教授李俊璋表示,依民众营养调查发现,岛内13至18岁青少年饮用运动果汁等饮料的比率最高,但塑化剂一到二天就能透过汗水、尿液、粪便排出体外,民众只要停止吃问题食品,体内浓度就会快速下降,不必过于紧张。林口长庚临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梁表示,美国环保署将DEHP列为动物确定致癌物,动物研究发现,一旦停用,睾丸萎缩等雌性化的情形会逐渐回复为正常。但人类长期服用是否致癌,仍无定论。

  人民网12月19日电据香港大公报消息,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食用油调查结果,初步检测发现,屯门“北大荒”粮油供应商及葵涌永兴油行的4个样本,致癌物苯并(a)芘含量均超出欧盟标准,当中“北大荒”的样本最高超标逾7倍,同时亦超出国家标准。食安中心已要求供应商停止供应及全面回收,并正追查来源及分销情况。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表示,会以风险为本方式,为市民把关。上星期传媒报道有无牌食品加工场涉嫌出售有问题食用油,食环署即时采取行动到有关工场、供应该工场的粮油供应商及13间食肆巡查,抽取39个样本作致癌物苯并(a)芘测试。初步测试结果显示,屯门粮油供应商“北大荒”的两个“金帝浓香花生油”样本的苯并(a)芘含量,分别为每公斤16及17微克,超出国家标准的每公斤10微克,及欧洲标准的每公斤2微克。葵涌永兴油行的两个样本苯并(a)芘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录得每公斤5.8及6.2微克,超出欧盟标准。其余35个样本没有检出或含量低于欧盟标准。追查来源及分销情况食安中心正追查这些油的来源及分销情况,发言人表示,目前食品法典委员会及香港法例并没有就食物中的苯并(a)芘含量制定法定限值,参考国家及欧盟标准及根据暴露限值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即使食用每公斤含苯并(a)芘17微克的植物油,对公众健康构成的风险应该不大。但为慎重起见,中心已要求供应商停止供应有关产品,并向客户全面回收。中心将进一步化验该四个样本是否含其他有害物质。至于食用油样本是否掺有“地沟油”,发言人称,目前还没有一种特定的科学方法检测和监别“地沟油”,可通过化学测试的方法检测有害物质的含量。自去年一月至本年十月,中心透过恒常食物监察计划共抽取超过310个食用油样本作化学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芥酸、染色料、霉菌毒素、抗氧化剂及金属杂质等,全部测试结果满意。为释除公众疑虑,食安中心将再次进行专项食品调查,从不同层面包括进口商、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食肆抽取食用油样本进行化验,以确保市面上的食用油符合香港法例规定和适宜供人食用。调查计划拟一、两月内完成,结果会尽快公布。食卫局长高永文表示,当局主要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如果要知道是否掺有“地沟油”,须要其他方法配合侦查。当局在食物安全方面,以风险为本的方式为市民把关,防止任何对健康构成影响的物质,让市民食用。摄入量高影响健康食安中心发言人续称,食环署和食安中心会继续跟进和调查事件,采取适当行动。由于葵涌永兴油行卫生环境欠佳,食环署会根据相关法例向有关人士发出通知,要求改善。署方还会继续就该处所怀疑无牌经营食物业进行调查,如有足够证据显示有人违反法例,会提出检控。苯并(a)芘是一种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在环境中无处不在。食物加工时的情况对产生多少苯并(a)芘有影响,烧烤、烟熏肉类或鱼类的含量通常较高。苯并(a)芘对人类基因有害,并会致癌,难以厘定苯并(a)芘的安全摄入量。专家委员会曾于05年发表意见,认为以人类摄入的估计分量,对健康影响问题不大。欧洲食物安全局08年评估後,认为摄入量高的人士有潜在的健康风险。

  美国研究机构发布致癌物名单,铅和氯仿在日常生活中致癌几率大。19种常见化学品上毒榜霸王洗发水含致癌物质二恶烷!这一新闻的迅速蹿红,不仅让霸王公司陷入危机,更让二恶烷这类生僻的化学名词进入了民众的视线。当这些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品与癌症联系起来时,立即在社会上产生爆炸效应。那么,还有哪些能够致癌的化学物质潜伏在你的生活中呢?美国癌症学会和三家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日前发布了一份致癌物的名单,包括铅、甲醛等在内的19种常见化学品上了黑榜。日常用品铅毒凶猛藏于生活防不胜防铅毒凶猛,但我们日常生活中却处处有铅,防不胜防。专家指出,除了大家熟知的铅笔、废旧电池、皮蛋等含铅外,我们的家庭居室、生活用品、化妆品中都可能含铅。美国消费者权益机构此前进行的一项试验显示,一半以上的口红中含有铅。铅这只伸入人们生活的毒手,会对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产生终身伤害。随着铅毒加深可能引发癌症。铅能致癌,你可能早有耳闻。但另外四个潜藏着的杀手大家就没那么熟悉了。四氯乙烯是一种干洗制剂 二氧化钛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广泛存在于化妆品中 二氯甲烷,用于去油污、油漆以及气溶胶类产品的常见溶剂。这四种化学品同样可能诱发癌症。生活污染速战速决洗澡时间太长会致癌洗澡可别洗太久,可能因此增加接触氯仿的机会,每百万人有12人因此致癌!生活中的各种污染物不仅在蚕食着人们的健康,也有致命的危险。甲醛、柴油机排出的废气等七种生活中的很难逃避的污染物,成了整个19种可能致癌物的大头。抽烟和熬夜过多会致癌,这听起来或许有些普通,但你可能想不到,连洗澡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得上癌症!日前,台湾高雄大学邀请美、加等国学者探讨新形态污染及除污技术,学者点名自来水产生的氯仿是新形态生态杀手,更危害人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梅尔指出,自来水中加入氯气,是很好的杀菌消毒剂,伴随产生的氯仿却是致癌物。在密闭空间中洗澡愈久,经由呼吸和皮肤吸入的氯仿量愈多,每百万人会有12人因此致癌!此外,可以算得上生活污染的化学物质中,还包括一些人们比较熟悉的,比如甲醛,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如塑料工业、医药业等。35%至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消毒和漂白作用。而研究表明,殡仪业从业者可能更容易患白血病等癌症。家居生活中,装修材料及新的组合家具也是造成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含有甲醛。水产品和洗发水及沐浴露中也都可能含有甲醛。2009年,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组织CSC发布报告称,强生公司的多款婴儿沐浴产品含有甲醛和二恶烷。而今年6月,四川有19个批次的儿童服装被检出含甲醛成分。工业生产工作毒虫可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焊接产生的烟和气体,可能包括锰和铁,而研究表明,焊接工患癌几率较高,除上述潜伏在生活中的致癌物外,报告还描述了工业生产中的7大害虫,这些化学品可能引发职业性肿瘤。曾有报道选择了这样一个故事,27岁的小王前年大学毕业,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这家企业的主要产品是有机玻璃,而小王的工作则是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虽然早就知道这些有机玻璃里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质,但小王并没有在意,他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但当小王经常感到腹痛腹胀后,医生的诊断结果让小王和家人大吃一惊,小王患的是腹膜恶性间皮瘤,与他长期密切接触放射性物质有关,属职业性肿瘤。若能及早预防,这个病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职业性肿瘤是由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而引起的肿瘤,虽然仅占人类常见肿瘤的很小一部分,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职业性肿瘤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发现的可以引起职业性肿瘤的物质越来越多,如放射性物质、电离辐射、紫外线、矽尘等。报告就指出这样一种物质--黑烟末,即炭黑,用作墨水、颜料、炭笔以及上光剂等的原料。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如吸入微小颗粒,将有致癌的危险。部分致癌物毒性排行(按照这些致癌物的毒性打分,星越多表明致癌几率越大)铅和含铅化合物★★★★常吃偏方、使用不合格化妆品的人是主要接触人群;氯仿★★★★常见于用氯消过毒的饮用水及空气中,刺激肝脏、皮肤黏膜;二氯甲烷★★★★用于去油污、油漆以及气溶胶类产品的常见溶剂,刺激性较大;三氯乙烯★★★★饮用水中最常见的工业污染物,原料、中间产物较多;四氯乙烯★★★干洗制剂,目前接触几率较少;甲醛★★★用途非常广泛,如塑料工业、医药业等,过敏性较大、可致癌;柴油机排出的废气★★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硫化物;乙醛★广泛使用的溶剂。

  美国一家消费者组织(CSPI)近日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等其他饮料食品采用的焦糖色有致癌成分。美国饮料协会、美国食品饮料和消费者制造商协会对此发表了正式驳斥和澄清声明。昨天,可口可乐公司也发布声明称:焦糖色绝不会致癌。“我们的饮料是完全安全的”,可口可乐公司对公众利益科学中心(CSPI)回应表示,CSPI很不负责任地在声明中质疑我们饮料中所使用的焦糖色的安全性,并无端挑起消费者对癌症的担忧。“事实上,研究表明,我们产品中使用的焦糖色不会导致癌症,而且也不含有CSPI所声称的2-MEI”。可口可乐表示,微量的4-MEI存在于大量的食品和饮料中,包括可口可乐。通常烹饪过程中发生“褐变反应”就会形成4-MEI,甚至在普通人的厨房里,也会产生4-MEI.美国饮料协会的声明称:4-MEI并不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4-MEI几乎是无处不在,多种食物和饮料中都有轻微含量。这家协会甚至表示,此次关于禁用4-MEI的呼吁,不过是“某一家长期致力于攻击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倡导组织又一次企图威吓消费者而已”。针对美国公众科学中心(CSPI)日前发布的关于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以及其他饮料公司产品中广泛运用的焦糖色素可能致癌的报告,可口可乐公司以及美国饮料协会、美国食品饮料和消费品制造商协会纷纷发表声明驳斥,称饮料中使用的焦糖色并不会导致癌症,并指责CSPI的报告“不负责任”。据17日刊出的英国《每日邮报》、香港《联合早报》等报道,CSPI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含的两种焦糖成分可能引发癌症风险,应该被禁用。引发他们担忧的成分是人工合成的褐色色素焦糖色素。研究人员指出这种色素可导致数千人患上癌症。CSPI警告说,虽然美国当局一直准许使用焦糖人造色素,但这两种人造焦糖色素成分与在家中使用平底锅将糖煮融成焦糖不同,它是由糖、阿摩尼亚及亚硝酸盐在高压高温下产生化学作用而成,过程中会产生2-MI和4-MI两种化学物。美国有研究证实2-MI和4-MI会令实验室老鼠罹患肺癌、肝癌、甲状腺癌或白血病。CSPI成员之一的一名加州大学研究员更指出在五款不同品牌的可乐产品中,发现明显的4-MI。因此CSPI督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禁止在深色饮料中对氨焦糖的使用。对此,可口可乐公司昨日向媒体发表回应表示:“我们的饮料是完全安全的”,并指责CSPI的推断完全没有依据。“CSPI很不负责任地在声明中质疑我们饮料中所使用的焦糖色的安全性,并无端挑起消费者对癌症的担忧。CSPI一直宣称是服务于大众的非政府组织,但此举却是对公众的损害而非服务。事实上,研究表明,我们产品中使用的焦糖色不会导致癌症,而且也不含有CSPI所声称的2-MEI。微量的4-MEI存在于大量的食品和饮料中,包括可口可乐。事实上,通常烹饪过程中发生褐变反应就会形成4-MEI,甚至在普通人的厨房里,也会产生4-MEI。”可口可乐称,“CSPI对人类健康和癌症的推断是完全没有依据的。我们有责任质疑Jacobson先生的声明,并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同时,美国饮料协会(ABA)对CSPI的报告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称:“4-MEI并不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没有任何证据表明4-MEI会导致人类癌症。世界各地的任何健康监管机构,包括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内,均未曾表示4-MEI是一种人类致癌物。此次关于禁用4-MEI的呼吁,不过是某一家长期致力于攻击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倡导组织又一次企图威吓消费者的行为而已。”而美国食品饮料和消费品制造商协会(GMA)也立刻做出声明回应表示:“很多食品及饮料中含有微量4-MEI。并没有证据表明4-MEI引发癌症,或者会给人类带来其他的健康隐患。此外,全世界没有一个健康监管机构,包括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在内,指出4-MEI是一种已知的对人类有害的致癌物质。针对国外机构有关焦糖色素致癌的研究报告,可口可乐公司予以否认。记者昨天从各大超市获悉,可乐系列产品销售正常,未见明显变化。

  广州市工商局公布第一季度抽检情况又有三批次桶装水强致癌物溴酸盐超标!记者20日从广州市工商局获悉,一季度流通环节桶装水合格率86.67%。“佛宝”、“三千尺”、“南崑山泉”等纯净水菌落总数不合格上黑榜。据介绍,今年第一季度广州市工商局委托检验机构对全市流通环节销售的桶装饮用纯净水、桶装饮用天然净水、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产品进行了抽检。共抽取样品75批次,涉及农夫山泉、乐百氏、怡宝、娃哈哈、景田、屈臣氏等66个品牌。经检验,实物质量合格65次,实物质量合格率86.67%。其中,标称广东省广美佛宝矿泉有限公司生产的沙龙饮用纯净水菌落总数不合格,广州八奇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千尺饮用天然净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不合格,标称龙门县南崑山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南崑山泉饮用天然净水菌落总数不合格。抽查结果显示,标称广东中旅(集团)天然矿泉水联营厂生产的峰田饮用天然矿泉水偏硅酸不合格。产品标明偏硅酸含量是45.3—71.5mg/L,而实测值只有3mg/L,“远远低于国标25mg/L要求,更低于产品标签标示值。”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将偏硅酸标高,标明是一种优质矿泉水,以误导消费者,借机提高价钱。令人担忧的是,本次抽查又发现3批次桶装水溴酸盐超标。分别是:标称广州连而城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的连而城乐臣氏饮用天然净水、碧珍生品源饮用天然净水和标称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雁峰山泉水厂生产的雁峰山泉饮用天然净水共三批次检出溴酸盐超标。相关专家介绍,含有溴化物的饮用矿泉水或山泉水在经过臭氧消毒的过程中,就可能产生溴酸盐。溴酸盐是国际公认的潜在2B级致癌物质,长期饮用可能会引起致癌,因此国家标准对溴酸盐有严格的限量值。目前,工商部门已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采取了下架、封存、立案查处等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本次抽检信息具体情况及不合格名单,市民可上广州市工商局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2012食品包装消费警示昨发布近日,2011中国食品包装论坛发布会在京举行。会议发布了《2012中国食品包装消费警示》,揭开了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包装存在的行业内幕和安全陷阱。比如仿瓷餐具,行内称密胺餐具,因其耐摔、易清洗、色彩鲜艳被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小朋友所喜爱。然而,由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与有关方面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北京、广东、浙江共10家连锁超市、10家批发市场及北京20家餐饮企业仿瓷餐具使用情况进行了长达五个多月的全面调查、测试和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容乐观。从市场购买的23种不同企业生产的密胺产品,未获生产许可证的产品竟占47.8%,且部分产品严重超标,如北京市丰台某批发市场销售的商标为祥和的仿瓷碗,甲醛检测值超过标准值近5倍,存在严重致癌隐患。消费警示消毒湿巾并不“消毒”据调查,消毒湿巾的消毒效果有限,而且丢弃后污染环境。有些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材料,为了使产品更白净,添加了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荧光增白剂。还有些湿巾打开后有浓烈的香味,其使用的香精也可能是工业级的。PVC保鲜膜裹肉要不得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食品保鲜膜有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其中PE材质的保鲜膜比较安全。而PVC材质的保鲜膜,为了增加柔软度和黏附力,生产企业往往都会添加增塑剂。增塑剂和油脂类食品接触时会深入到食物中,从而随着食品进入人体。增塑剂如果在体内长期累积,会引发激素失调、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此前,有调查发现,北京、广东深圳地区大型超市鲜肉区、熟食区存在PVC保鲜膜滥用的现象。小摊彩色吸管隐患大每天,人们早上喝着小摊上买的热豆浆。摊贩使用的吸管外包装袋上没有任何标识。生产吸管的原料一般是高密度的聚乙烯,而食品级的聚乙烯要比非食品级的贵。于是,一些生产企业会使用工业级的聚乙烯或者废塑料制成吸管,这样的吸管容易产生低分子的有害物质,比如致癌物萘,长期使用会影响人体肝脏,导致血液疾病等。而且,三无塑料吸管,颜色越鲜艳,安全隐患越大。生产商可能会使用颜料来遮盖废旧等不合格材料,而这些颜料里通常含有铅等重金属。月饼托增塑剂超标800倍精美的月饼盒里,都有同样制作精良的月饼托。然而,调查结果显示,根据国家标准对市场上购买的11种月饼托进行检测,10个样品检测出含有增塑剂,有的惊人地超标800倍。

  质检总局日前通报了童装的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共抽查了全国9个省市200家企业生产的200种产品。经检验,有174种产品符合标准规。

陕ICP备18009775号-1Copyright(C)2023-2024首页「鼎点注册」娱乐平台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